【我要發問】顏面麻痺 及 貝爾氏麻痺知識 Q&A
Q:我是貝爾氏麻痺症患者,當我面癱後4天才出現耳朵生蛇,請問我算是Ramsey hunt syndrome 患者嗎?
A:就閣下敍述,患Ramsey Hunt Syndrome 的機會很大。閣下應盡快尋求醫生專業意見,以下是本會提供的資料:
http://brain.org.hk/zh_hk-brain-postDetails-190.html
詳細資料
十、什麼是「拉姆齊亨特綜合症」?它的治療方法及康復前景如何?
「拉姆齊亨特綜合症」(Ramsey Hunt syndrome,又譯作「雷姆塞韓特氏綜合症」)引起的顏面麻痺,是帶狀疱疹(俗稱「生蛇」)的併發症。
此症佔所有面部癱瘓個案12%,其病徵及所造成的後果較「貝爾氏麻痺」嚴重。「貝爾氏麻痺」(詳見提問四至九)完全復元比率高達八至九成,但「拉姆齊亨特綜合症」卻不足五成,有指病發後12個月的完全復元比率低至一至兩成。病發率方面,美國的研究為每年每10萬人有5人。
此病的起因,是引起帶狀疱疹的病毒(即水痘帶狀疱疹病毒, varicella zoster virus)入侵顏面神經,耳內或耳外出現令人感到疼痛的水泡及紅疹,其他病徵包括耳痛、耳鳴、聽覺及味覺喪失、眩暈、天旋地轉,還會出現顏面麻痺,令眼睛難以閉合,又因臉頰及嘴唇肌肉變弱而難以進食及說話。
此病的病原體——水痘帶狀疱疹病毒,與兒時所患的水痘的病原體相同。這種病毒在水痘痊癒後潛藏在神經線內,長大後,一旦遇上巨大壓力令免疫水平下降,水痘帶狀疱疹病毒便趁機活躍,引起帶狀疱疹而影響顏面神經。
前文提及,此病的復元機會較低。但若治療及時,可減低面部永久麻痺及失聰的風險。如果能在病發72小時內獲處方抗病毒藥(例如阿昔洛韋,acyclovir/aciclovir)及皮質類固醇(例如潑尼松,prednisone),大約四分之三的患者可完全復元。針對耳痛或水泡的痛楚,醫生會處方止痛藥。跟「貝爾氏麻痺」患者一樣,「拉姆齊亨特綜合症」患者的眼睛不能閉合,不能令淚水藉眨眼遍布角膜上,缺乏淚水滋潤的角膜,有致盲風險,故醫生會處方潤眼液及潤眼膏,並指導患者晚上睡前以膠布合上眼瞼,以保護視力。
此症命名取自美國腦神經科專科醫生James Ramsay Hunt(1874-1937),他於1907年首次報告相關個案。
參考文獻:
1. Liam Masterson.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facial nerve palsy. BMJ 2015;351:h3725. doi: http://dx.doi.org/10.1136/bmj.h3725 (Published 16 September, 2015)
2. 美國Medscape網站:http://emedicine.medscape.com/article/1952189 (Accessed 6 December, 2015)
3. 美國Medscape網站:http://emedicine.medscape.com/article/1166804 (Accessed 6 December, 2015)
4. 英國Facial Palsy UK 網站:http://www.facialpalsy.org.uk/about-facial-palsy/causes-diagnoses/ramsay-hunt-syndrome/55 (Accessed 6 December, 2015)
5. 英國NHS網站:http://www.nhs.uk/Conditions/Shingles/Pages/Complications.aspx (Accessed 6 December, 2015)
6. 美國Mayo Clinic網站:http://www.mayoclinic.org/diseases-conditions/ramsay-hunt-syndrome/basics/definition/con-20029560 (Accessed 6 December, 2015)
詳細資料